养老投资
和记官网将养老金业务定位为长期战略业务,深度涉足包括主权财富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业/职业年金、养老目标基金在内的三大养老业务 养老投资主页 |
---|
2024年迈入二季度,用焕新的视野前瞻未来!随着经济逐步复苏,2024年市场行情如何演绎?引领行情的主线板块长期走势如何?哪些方向值得重点关注?偏股基金年报观点速递,敬请阅览。
2024年,后市投资机遇如何看?
姚志鹏:伴随流动性等各种政策落地,2024年经济企稳的可能性在增大。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结构调整,以制造业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对于经济的贡献也在边际增加。新能源、军工和医药等产业的自身产业周期经历了过去两三年的调整,自身的景气周期也有反转的可能性。目前中国经济机会大于风险,最终新周期会启动中国领先资产的重估。
归凯:中国经济无论是绝对规模还是市场纵深都远非其他国家可比,增长潜力无需质疑。当前A股上市公司估值水平和市场情绪已近乎冰点,多数行业的估值重新回到同一起跑线。这恰恰为未来资本市场的表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有利于投资者更加从容地寻找潜在投资标的。
谭丽:随着经济触底复苏的前景逐步明朗,A股市场逐步企稳,当前A、H股市场的估值均处于非常低的状态,在估值保护下,我们认为对2024年中国权益市场的收益率预期可以乐观一些。但各行业处于不同的产能周期,供需格局并不完全相同,总体而言中下游产业的产能有所过剩,经济的全面复苏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权益市场仍会以结构性机会为主。
张金涛:展望2024年,国内外宏观环境仍面临较多不确定性,国内经济的观察点主要是能否出台强有力的政策扭转通缩预期,海外的关注点主要在美联储何时开始降息,此外地区冲突、美国大选和能源价格等也需要关注。我们对整体市场并不悲观,在当前较低的估值水平下,有较多的结构性机会。如果通缩预期得到扭转,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市场都可能会有较好的表现。
如何看待本轮由AI引领的科技浪潮投资机遇?
王贵重:我们长期聚焦的三大需求就是能源、信息、生命。从而衍生出我们看好的5大方向,半导体、数字化、新能源、互联网平台、创新药。各个细分行业的beta收敛之后,竞争力会重新成为最重要的增长要素。
本轮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全球科技周期,绝不是主题炒作而是真正的产业趋势。虽然对很多公司来说,短期业绩贡献有限,但中国科技企业不会被这一轮的科技浪潮落下,中国广大的工程师红利和应用场景也会使得人工智能有着更广泛的施展空间。
李涛:2023年经济工作会议体现出了对科技的极大重视程度,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摆在优先位置,点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核心在于“科技创新”。未来,政策或将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尤其对于涉及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的领域。从海外发达市场到A股,近期全球对于新一轮的科技浪潮在态度上也不断地呈现出积极信号,并且不断地涌现出新的应用浪潮。
王鑫晨:站在当下比较中国海外科技资产和美国科技资产,中国科技资产仍然被大幅低估,未来若宏观预期的反转会有更大的估值弹性。我们仍然选择将大部分仓位配置在中国海外科技资产,当前抛弃这些资产去追美国的高估值科技股不是一个长期好的选择。我们预期对中国经济系统性悲观的观点反转以后,中国海外资产会有系统性修复。
陈俊杰:半导体是体现科技前沿方向的核心资产,兼具“周期+创新”属性。从第一性原理出发,我们相信人工智能的“星辰大海”。当前时点,对于2024年,我们的思考围绕几个维度:1)24年选股难度增大,分母端定价充分,分子端寻找alpha。2)创新:AI演绎新逻辑变化,宏大叙事转为业绩驱动;3)周期:反转拐点来临,股价已反应,关注后周期;4)节奏上,我们认为上半年大市值公司占优,下半年可能中小市值占优。
孟夏:我们相信,国内偌大的统一市场+数亿生活仍有较大改善空间的老百姓、中国制造强大的竞争力+全球新兴市场方兴未艾、人工智能引发的科技浪潮曙光+中国庞大的工程师和数据资源与最优秀的科技应用能力——都将孕育迸发出新的成长机遇。
我们重点关注①机械轻工行业里出口欧美的品牌消费品、出口带路国家的制造业投资品,②化工材料行业里低成本逆势扩张的隐形冠军、受益于AI等高频高速通信需求爆发的上游材料;③汽车行业里三电系统集成化、微电机普及、自动驾驶等新趋势;④医药行业里电生理高值耗材、品牌中药滋补品等;⑤服务业里具备平台属性和优秀现金流的检测、展览、物流等细分行业;⑥软件计算机里短期面临困境但长期竞争优势强大、商业模式较好细分领域。
看好后续哪些投资方向?
张自力:美国增长压力不大、且滚动式放缓使得纳斯达克提前一年就提前释放了盈利下调压力,再加上美联储宽松的对冲,我们并不担心美股的深度调整压力。风格上,随着去通胀进入最后一公里,金融条件有望进入持续改善通道,企业融资约束边际放松,尤其利好对利率更为敏感的成长股和小盘股。
行业上,我们看好成长股的投资机会:一方面,海外流动性转暖有利于长久期资产的价值重估;另一方面,新的产业变化也在酝酿,包括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智能驾驶等泛科技创新领域都有投资机会。当下是各个公司盈利错位反转的时期,我们会更加注重对公司基本面稳健性的把控。
刘杰:站在当前时点看未来,中国制造业龙头公司在持续积累和迭代,在持续兑现“从大到强”,但估值已经非常便宜。即使对整体经济偏中性预期的背景下,目前整体制造业资产,尤其是龙头的公司兼具“赔率”和“胜率”。在复苏的背景下,加大的顺周期龙头资产关注。2024年核心判断就一句话,长期产业趋势下的制造业龙头公司兼具胜率和赔率。
郝淼:老龄化和技术创新是医药行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的医药行业仍有望保持年化8-10%的复合增长速度,部分细分领域有望保持15-20%的增速,具备长期投资价值。考虑到流动性环境有望改善,宏观环境对于创新药等对流动性敏感的方向较为有利。我们仍长期看好受益于国内政策扶持和景气度回升的创新药、创新器械等方向。我们将继续着眼于中长期,寻找能为投资者带来长期高回报的优质医药企业。
肖觅:估值告诉我们应该更积极一些,而基本面告诉我们需要更多以结构而不是总量的视角去寻找积极的因素。在我们的可投资范围内,相对符合这些条件的子行业包括油运、航空、快递,当然每个子行业在具体的每个要素上会有比较大的差异,因此会呈现出显著不同的风险收益特征。
吴越:消费市场内需的定价逻辑正在发生巨大变化,需求驱动向供给拉动改变,商品价值链正迎来全面重构,具备效率、资源禀赋和差异化的优质供应链环节有望迎来价值重估,风险机会共存;出海成为近期非常重要的一条投资主线,制造出海-渠道出海-品牌出海的商业模式迭代能够提供众多新兴的投资机会,无论是企业质地、研究难度或是竞争环境的变化速度均和国内完全不同,真正的长期优质成长股仍需要时间来历练。
吴悠:当前股票市场的估值水平已经处于历史低位,相对于债券的股权风险溢价指标上升至历史极值。这意味着从大类资产比较的角度中国股票已经具备很高的性价比。我们当前关注的部分投资线索包括:一是新的宏观环境下资源、金融等高确定性、高股息类资产的重估,二是经济企稳后航空、家电等消费需求的复苏,三是军工、医药等稳定成长型行业超跌后的拐点。
蔡丞丰:我们大概率会看到更多托底政策出台,进而带动市场情绪进入震荡筑底阶段。然市场恐有将长期风险折价短期放大的交易性行为,因此在前述行业配置逻辑的选择上,我们优先现金>出海>AI+的顺序,积极应对市场变化。
现金:低估值+高分红,如油气,煤,铜,公路,金租,仿创药,纸包装,纺服等供需格局稳定,分红率较高的行业;
出海:创新驱动+效率及成本优势,如医疗器械,整车/汽零,海工,轮胎等行业;
AI+:AI技术+应用,带动24~25年终端新一轮创新周期,如消费电子,芯片,AI硬件。
*风险提示:基金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业绩,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本基金业绩的保证。
基金年报观点集锦!速览市场机遇和主线展望
2024-04-09 来源:和记官网
2024年市场行情如何演绎?引领行情的主线板块长期走势如何?哪些方向值得重点关注?
2024年迈入二季度,用焕新的视野前瞻未来!随着经济逐步复苏,2024年市场行情如何演绎?引领行情的主线板块长期走势如何?哪些方向值得重点关注?偏股基金年报观点速递,敬请阅览。
2024年,后市投资机遇如何看?
姚志鹏:伴随流动性等各种政策落地,2024年经济企稳的可能性在增大。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结构调整,以制造业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对于经济的贡献也在边际增加。新能源、军工和医药等产业的自身产业周期经历了过去两三年的调整,自身的景气周期也有反转的可能性。目前中国经济机会大于风险,最终新周期会启动中国领先资产的重估。
归凯:中国经济无论是绝对规模还是市场纵深都远非其他国家可比,增长潜力无需质疑。当前A股上市公司估值水平和市场情绪已近乎冰点,多数行业的估值重新回到同一起跑线。这恰恰为未来资本市场的表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有利于投资者更加从容地寻找潜在投资标的。
谭丽:随着经济触底复苏的前景逐步明朗,A股市场逐步企稳,当前A、H股市场的估值均处于非常低的状态,在估值保护下,我们认为对2024年中国权益市场的收益率预期可以乐观一些。但各行业处于不同的产能周期,供需格局并不完全相同,总体而言中下游产业的产能有所过剩,经济的全面复苏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权益市场仍会以结构性机会为主。
张金涛:展望2024年,国内外宏观环境仍面临较多不确定性,国内经济的观察点主要是能否出台强有力的政策扭转通缩预期,海外的关注点主要在美联储何时开始降息,此外地区冲突、美国大选和能源价格等也需要关注。我们对整体市场并不悲观,在当前较低的估值水平下,有较多的结构性机会。如果通缩预期得到扭转,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市场都可能会有较好的表现。
如何看待本轮由AI引领的科技浪潮投资机遇?
王贵重:我们长期聚焦的三大需求就是能源、信息、生命。从而衍生出我们看好的5大方向,半导体、数字化、新能源、互联网平台、创新药。各个细分行业的beta收敛之后,竞争力会重新成为最重要的增长要素。
本轮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全球科技周期,绝不是主题炒作而是真正的产业趋势。虽然对很多公司来说,短期业绩贡献有限,但中国科技企业不会被这一轮的科技浪潮落下,中国广大的工程师红利和应用场景也会使得人工智能有着更广泛的施展空间。
李涛:2023年经济工作会议体现出了对科技的极大重视程度,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摆在优先位置,点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核心在于“科技创新”。未来,政策或将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尤其对于涉及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的领域。从海外发达市场到A股,近期全球对于新一轮的科技浪潮在态度上也不断地呈现出积极信号,并且不断地涌现出新的应用浪潮。
王鑫晨:站在当下比较中国海外科技资产和美国科技资产,中国科技资产仍然被大幅低估,未来若宏观预期的反转会有更大的估值弹性。我们仍然选择将大部分仓位配置在中国海外科技资产,当前抛弃这些资产去追美国的高估值科技股不是一个长期好的选择。我们预期对中国经济系统性悲观的观点反转以后,中国海外资产会有系统性修复。
陈俊杰:半导体是体现科技前沿方向的核心资产,兼具“周期+创新”属性。从第一性原理出发,我们相信人工智能的“星辰大海”。当前时点,对于2024年,我们的思考围绕几个维度:1)24年选股难度增大,分母端定价充分,分子端寻找alpha。2)创新:AI演绎新逻辑变化,宏大叙事转为业绩驱动;3)周期:反转拐点来临,股价已反应,关注后周期;4)节奏上,我们认为上半年大市值公司占优,下半年可能中小市值占优。
孟夏:我们相信,国内偌大的统一市场+数亿生活仍有较大改善空间的老百姓、中国制造强大的竞争力+全球新兴市场方兴未艾、人工智能引发的科技浪潮曙光+中国庞大的工程师和数据资源与最优秀的科技应用能力——都将孕育迸发出新的成长机遇。
我们重点关注①机械轻工行业里出口欧美的品牌消费品、出口带路国家的制造业投资品,②化工材料行业里低成本逆势扩张的隐形冠军、受益于AI等高频高速通信需求爆发的上游材料;③汽车行业里三电系统集成化、微电机普及、自动驾驶等新趋势;④医药行业里电生理高值耗材、品牌中药滋补品等;⑤服务业里具备平台属性和优秀现金流的检测、展览、物流等细分行业;⑥软件计算机里短期面临困境但长期竞争优势强大、商业模式较好细分领域。
看好后续哪些投资方向?
张自力:美国增长压力不大、且滚动式放缓使得纳斯达克提前一年就提前释放了盈利下调压力,再加上美联储宽松的对冲,我们并不担心美股的深度调整压力。风格上,随着去通胀进入最后一公里,金融条件有望进入持续改善通道,企业融资约束边际放松,尤其利好对利率更为敏感的成长股和小盘股。
行业上,我们看好成长股的投资机会:一方面,海外流动性转暖有利于长久期资产的价值重估;另一方面,新的产业变化也在酝酿,包括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智能驾驶等泛科技创新领域都有投资机会。当下是各个公司盈利错位反转的时期,我们会更加注重对公司基本面稳健性的把控。
刘杰:站在当前时点看未来,中国制造业龙头公司在持续积累和迭代,在持续兑现“从大到强”,但估值已经非常便宜。即使对整体经济偏中性预期的背景下,目前整体制造业资产,尤其是龙头的公司兼具“赔率”和“胜率”。在复苏的背景下,加大的顺周期龙头资产关注。2024年核心判断就一句话,长期产业趋势下的制造业龙头公司兼具胜率和赔率。
郝淼:老龄化和技术创新是医药行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的医药行业仍有望保持年化8-10%的复合增长速度,部分细分领域有望保持15-20%的增速,具备长期投资价值。考虑到流动性环境有望改善,宏观环境对于创新药等对流动性敏感的方向较为有利。我们仍长期看好受益于国内政策扶持和景气度回升的创新药、创新器械等方向。我们将继续着眼于中长期,寻找能为投资者带来长期高回报的优质医药企业。
肖觅:估值告诉我们应该更积极一些,而基本面告诉我们需要更多以结构而不是总量的视角去寻找积极的因素。在我们的可投资范围内,相对符合这些条件的子行业包括油运、航空、快递,当然每个子行业在具体的每个要素上会有比较大的差异,因此会呈现出显著不同的风险收益特征。
吴越:消费市场内需的定价逻辑正在发生巨大变化,需求驱动向供给拉动改变,商品价值链正迎来全面重构,具备效率、资源禀赋和差异化的优质供应链环节有望迎来价值重估,风险机会共存;出海成为近期非常重要的一条投资主线,制造出海-渠道出海-品牌出海的商业模式迭代能够提供众多新兴的投资机会,无论是企业质地、研究难度或是竞争环境的变化速度均和国内完全不同,真正的长期优质成长股仍需要时间来历练。
吴悠:当前股票市场的估值水平已经处于历史低位,相对于债券的股权风险溢价指标上升至历史极值。这意味着从大类资产比较的角度中国股票已经具备很高的性价比。我们当前关注的部分投资线索包括:一是新的宏观环境下资源、金融等高确定性、高股息类资产的重估,二是经济企稳后航空、家电等消费需求的复苏,三是军工、医药等稳定成长型行业超跌后的拐点。
蔡丞丰:我们大概率会看到更多托底政策出台,进而带动市场情绪进入震荡筑底阶段。然市场恐有将长期风险折价短期放大的交易性行为,因此在前述行业配置逻辑的选择上,我们优先现金>出海>AI+的顺序,积极应对市场变化。
现金:低估值+高分红,如油气,煤,铜,公路,金租,仿创药,纸包装,纺服等供需格局稳定,分红率较高的行业;
出海:创新驱动+效率及成本优势,如医疗器械,整车/汽零,海工,轮胎等行业;
AI+:AI技术+应用,带动24~25年终端新一轮创新周期,如消费电子,芯片,AI硬件。
*风险提示:基金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业绩,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本基金业绩的保证。